![图片[1]-郎世宁《百骏图》-嘉诚艺术](https://jiachengyishu.vip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3/3c75bccb558c74d59d53964479dd2ce-1024x180.jpg)
作者:郎世宁
名称:《百骏图》
编号:TQL00969
委托价:2382300
委托人:占德辉
此图为一长卷,从右至左,画面开始是两棵参天的老松树,透过松枝的空隙,露出了牧马人搭建的简易白色帐篷,有三个身穿满族服装的牧人在帐篷前,二人倦怠地或坐或卧,还有一人双手拄着套马杆立在那里,看着不远处的马匹,一只牧犬从帐篷内伸出了半个身子。
近处是一匹浑身滚圆的白马悠然而立,旁边的两匹花马在低头啃草,由此引出了后面千姿百态的群马。在草地上,一群肥瘦不一的马匹各自在觅食、躺卧、翻滚嬉闹。5
远处群山连绵,草木丛生,一个牧马人正用套杆套一匹跑远的马,另一牧人则在赶拢跑散的八九匹小马驹,此处近景也是几棵盘根虬枝的古松,一大群不同花色的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或低头,还有几匹在追逐打闹。5
画面中段,在一片树木坡石间又有一群马在休息,其中有一对母子,母马正看着在吃奶的小马驹,旁边一匹马正在古松上蹭痒,惹得一牧人扭头观看。5
画卷再向左侧展开是一片湖水,湖岸边芦苇郁郁葱葱,马匹则在水边嬉闹。湖中有一人正在为一花马擦洗,湖中倒影清晰可见。5
过了水面窄处而后湖水又逐渐开阔,湖滩的沙地上长满了芦苇和杂草,另有一小群马在一个骑马的牧人带领下,泅过不宽的水面到对面去。
画面的结尾是一个手持套马杆的牧人。在画幅的左下角,署有画家名款:“雍正六年,岁次戊申仲春,臣郎世宁恭画。”画幅上钤乾隆印多方。
创作背景
据史料记载: “三月初二,员外郎沈某奉怡亲王谕:郎世宁画《百骏图》一卷,遵此。”也就是说,郎世宁开始绘制《百骏图》的时间是1724年。郎世宁在来华前系统地学习过绘画,打下较为坚实的写生基础;到中国后又接触到传统的中国绘画,东西方艺术的熏陶为他开创一种新颖的画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于是在绘俩的技艺方面,郎世宁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新颖画法。因而深受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器重。尽管如此,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,待皇帝批准后再“照样准画”的清宫绘画制度,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郎世宁《百骏图》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。此图于雍正二年(1724年)开始绘制,历时四年,雍正六年(1728年)完成,因而画上的署款应是其完成时的年份。
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,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,控制着整个马群,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。
他的100匹骏马姿势各异,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|郎世宁是伯乐?被众多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家所借鉴。